王女士早前收到一個來自香港,聲稱是快遞公司職員的電話,指她訂購的紙尿片包裹被驗出帶有病毒,需要馬上進行銷毀。職員更告知王女士這個情況可以申請賠償,雖然王女士表示不打算領回賠償的 300 人民幣,但對方表示是包賠,所以她最後還是按指示辦理。對方發送了一個 QR Code,然後下載和安裝一款軟件,王女士填寫了銀行卡號碼、驗證碼和支付密碼,以為手續就此完成。
很快王女士就收到銀行短訊提示,表示銀行卡被轉走了 49,000 人民幣,才意識到自己受騙。浙江公安局提醒網購物品如果遇到問題,一定要通過正規的程式或官方渠道處理,又表示騙徒會恐嚇消費者,指他們就算不要賠償都會留下包裹有病毒的記錄,會視作密切接觸者而需要隔離,以此逼使他們辦理手續,向他們提供銀行帳號等資料。

資料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