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製造】 輕薄 4K 芒剪片機:Gigabyte AERO 15 開箱!

YKer 2019-07-22 21:42 | 電腦硬件
好多朋友都會問,我都唔玩電腦大作遊戲,睇電競筆電做咩? 其實一部散熱好 + 高效能的筆電,對多媒體享受、剪片、執相等習慣多工操作的你,絕對係一個得力助手! 呢次本 YK 拿到 Gigabyte AERO 15 OLED 版本 (2019 新版)機型,以找來一名影片剪接師試用。到底呢部機有乜特別? 一齊開箱啦~

fb.jpg

開箱
一個昏黑的早上,本 YK 迷迷糊糊拿到了 Gigabyte AERO 15 OLED (2019 新版)筆電,乍看之下還以為拿錯了! 輕巧細小的彩盒,抽住翻公司都覺得好輕鬆,感覺跟過往一堆電競筆電截然不同。 廢話少講先睇盒身和配件。

photo6174965492272441499.jpg
▲ 黑色為主題的盒裝,配以橙色「AERO」的雙字樣,也屬於簡約的設計。

photo6174823762646640858.jpg
▲ 本 YK 拿到的版本規格如圖,屬於 SA 尾的低級型號;但低級型號都已經有如此的規格,嘿嘿。

photo6174823762646640857.jpg
▲ 盒身亦會標明正品行貨和保用證。

photo6174823762646640859.jpg
▲ 開盒! 首先入眼的係保護板。

photo6174823762646640860.jpg
▲ 再見到的是不織布套,之後應該是真身了吧?

photo6174823762646640861.jpg
▲ 先睇配件:乜配件都無除了火牛和說明書。

photo6174823762646640862.jpg
▲ 這是一個 230W 輸出的中國製火牛,但 Chicony 群光是台灣公司;火牛份量越大我覺得越安全~


纖薄真身登場
講翻 Gigabyte AERO 15 第一印象,輕巧 + 纖薄,外觀上比上一代更型仔!一部打得機的 15.6 吋筆電,塞到獨立顯示卡 + 雙風扇散熱系統落去,竟然都只係 2 公斤! 個情況就好似重量級拳手參加輕量級賽事咁,絕對壓倒性的優勢,哈!

photo6174823762646640863.jpg
▲ 頂蓋冰冷鋁合金,「AERO」的字樣是會發出白燈的!

photo6174823762646640864.jpg
▲ 底部抽風孔感覺是超人 + 蝙蝠俠 LOGO 的合體,可以隱約看到雙風扇、記憶體、金屬散熱導管等內部結構。 兩個 2W 的小喇叭,配合 Nahimic 3 環繞音效技術,聲音不大但亦清晰悅耳。

photo6174509134817372431.jpg
▲ 最緊要睇住係 MIT 台灣製造!

photo6174823762646640869.jpg
▲ 好多朋友打機玩到興起,鍵盤會一路往前推,又或者成部筆電都推呀推,防滑膠的角色就好重要! 留意底部的兩邊都有 「L」形狀防滑膠,不論是橫、直方向都更有防滑功效,同時升高機身留空間做抽風。

photo6174509134817372432.jpg
▲ 機身後方的出風口,一格格的設計也能達致合理的散熱效率。

photo6174823762646640867.jpg
▲ 近睇原來中間還有一個「AERO」的標誌。

photo6174823762646640868.jpg
photo6174965492272441501.jpg
▲ 纖薄機身也能保留齊全的接口:左右兩側分別有 HDMI 2.0 影音輸出接口、3 個 USB 3.1 接口、一個 Thunderbolt 3 的 USB-C 接口,另一個 USB-C 接口支持 USB 3.1 和 DP1.4 規格;當然少不了電源接口、UHS-II 級 SD 讀卡器、3.5mm 耳機孔和 RJ-45 網絡插口。


佈局設計
到目前位置,除了外型比較潮流型格外,我認為 AERO 15 (2019 新版)對比上代,反而更似一部多媒體工作機。適合剪片、執相之類的工作。電競的元素在揭開 AERO 15 後才表露無遺!

photo6174523226605070541.jpg
▲ 你見不論係鍵盤或者屏幕,能夠偷的位都比 Gigabyte 偷盡,左右兩側基本上沒有多餘的空間,設計利用率非常高。

photo6174523226605070542.jpg
▲ 屏幕是三星 4K 解像度的 AMOLED 面板加持,擁有 X-Rite Pantone 校色認證,確保出廠的時候此機係符合標準;AERO 15 呢塊 AMOLED 屏幕有不到 1ms 的反應時間,支持 100% DCI-P3 色域,並符合 VESA Display HDR 400 標準,當然仲有埋低藍光認證。

photo6174823762646640879.jpg
▲ 屏幕調色不錯,並非三星 AMOLED 味精風格,但推至最高值亦似乎亮度不足。不過打機通常室內 + 陰暗冷氣房,亮度稍弱的情況影響不大。

photo6174509134817372433.jpg
▲ 有齊全的 QWERTY 按鍵,也有九宮格數字鍵盤,鍵帽尺寸並沒有因為機身做細做薄的緣故而裁減,仍然保持足夠大小的鍵盤面積;鍵盤亦理所當然地加入電競 RGB 燈元素,正所謂「無燈不電競」,兩級 1677 萬色背光,又支持 80 鍵盤同時輸出和全鍵盤巨集,正!

photo6174965492272441502.jpg
▲ 大大塊 + 指紋識別,是我用過最順滑的觸控板之一:如絲的順滑、如鷹的精準。分分鐘用 Trackpad 打槍戰你都可以無敵手。

photo6174678970709158031.jpg
▲ 有好多廠商都中意偷細個方向鍵,或者係整合左 HOME、PGUP、PGDN、END 四天王;值得稱讚是, AERO 15 上每一個鍵帽都保持合理的面積。

photo6174678970709158032.jpg
▲ 屏幕面板係非常薄,而最大的開合幅度如圖,雖然無商務機常見的 180 度攤平設計,但呢種幅度足以應付多媒體工作或遊戲用途。

photo6174823762646640873.jpg
▲ 鉸位造工不錯,單手開合順暢;造工也紮實,開合過程感受不到任何鬆動。

photo6174823762646640874.jpg
▲ 電源鍵的上方隱藏了一個視像鏡頭,並配有物理屏蔽鏡頭蓋,杜絕被偷窺的風險。

photo6174823762646640878.jpg
▲ 三邊超窄 3mm 邊框成就 89% 平佔比!邊框配備防壓邊條,更安全地保護屏幕四邊。


各項性能測試
其實 Gigabyte AERO OLED 系列有好多等級的規格,最頂級規格係 Intel i9 處理器 + RTX 2080 Max-Q 顯卡。 本 YK 手上的是入門級,只係 i7 處理器 + GTX 1660Ti 顯卡。而且 Gigabyte AERO 15 OLED 號稱係 All-Intel Inside,姐係處理器、內顯、固態硬碟、網卡一律採用 Intel 出品,減低組件之間的兼容性問題。

規格一覽
螢幕擷取畫面 (1).png
▲ 採用「超成熟和耐用」的 14nm 製程 Intel Core i7 9750H,是一款新推出的 6 核心(12 執行緒)處理器,並擁有 12MB SmartCache 快取記憶體。

螢幕擷取畫面 (5).png
▲ 三星生產的 DDR4 8 + 8 GB 雙通道記憶體。

螢幕擷取畫面 (6).png
▲ 除了內顯外,還有獨顯 GTX 1660Ti,4K 屏幕加持下給你 6GB GDDR6 記憶體都唔會咁浪費~

開機速度
螢幕擷取畫面 (7).png
▲ 開機速度無想像中快捷,10 秒就進入登入畫面;然後等待 27 秒就完全 Load 好嗮野進入完全備戰狀態。

綜合性能
螢幕擷取畫面 (9).png
▲ 在 Novabench 綜合性能測試中,我手上的 AERO 15 獲得 2705 分;稍後會再有詳細測試。

SSD 測試
螢幕擷取畫面 (12).png
▲ 結果,連續讀寫獲得 2389mB/s 和 1287mB/s,而多工隨機讀寫(4K Q32T1)的速度也達到 462mB/s 和 323 mB/s;沒有達到預期中過 3000 的數值,但考慮到 Intel 760p SSD 出品,質量口碑也是一個重點。

螢幕擷取畫面 (13).png
▲ 溫度低至只有人體奧秘的 37 度! 容量只有 256GB 就略顯不夠,所以零售版係配備 512GB 起。忘了說,AERO 15 支持雙 M.2 SSD 插槽。

CPU 處理器性能
螢幕擷取畫面 (14).png
▲ 在 CINEBENCH R20 版測試結果中,i7-9750H 多核心測試獲得 2266 分,在排名榜可見,性能在家用級電腦中已經是頂級,再上去就係怪獸級~

螢幕擷取畫面 (15).png
▲ 而單核心得分有 432 分,Intel 過往都擁有強大而穩定的單核心性能表現(之後就唔知喇);而 MP 比例只有 5.24X,接近六核心應有的表現。

GPU 圖像處理性能
螢幕擷取畫面 (18).png
▲ GTX 1660Ti 是 NVIDIA 的中階顯示卡,同常見的筆電雞肋獨顯完全兩回事(唔開名自己知好喇)。

螢幕擷取畫面 (19).png
▲ 在 BasemarkGPU 標準測試中,4K Vulkan 1.0 測試中得到 4562 分。

螢幕擷取畫面 (21).png▲ 在另一項標準測試中,4K DirectX 12 測試中得到 4331 分。

螢幕擷取畫面 (20).png
▲ 在 Basemark 官網中的排名榜,大家可以自行對比分數高低。

電力續航測試
螢幕擷取畫面 (22).png
▲ 電池製造商一列寫住 Gigabyte,而最吸引的地方係高達 94Wh 超大容量電池啊! 比大家參考下:普通的筆電都係 40Wh、頂多 50Wh,超重型筆電可能會有 80Wh 左右。但 2KG 的筆電做到如此大電確實少見!

graph.jpg
▲ 使用 Imtec Battery Mark 進行測試,充滿電後調整至省電模式,屏幕亮度調至最低;軟件會進行 FULL LOADING 滿載耗電測試,最後計算出一般使用情況下預計的續航時間。

螢幕擷取畫面 (33).png
▲ 在歷時 3 小時 33 分鐘的測試中,AERO 15 在剩餘 5% 電量時自動關機結束測試;測試結果:預計一般使用時間達 4小時 16 分鐘,這個結果遠比官方預計的 8.5 小時要短。無辦法啦,強勁的效能代價就係耗電,頂到 4 個小時已經係地位超然。


電競級配備
今時今日打機通常都係聯網打,唔聯網打都會順便玩埋遊戲直播,所以網卡都重要。 手上的 AERO 15 內建 Rivet Networks 與 Intel 合作的 Killer E2600 和 Killer Wi-Fi 6 AX1650 的有線和無線上網方案。 官網號稱有效降低延遲,連網提速! 

螢幕擷取畫面 (23).png
▲ 獨家的網絡中心,可以針對遊戲提高連網敏銳度、無線網絡質素測試等等。

螢幕擷取畫面 (24).png
▲ 另外 Gigabyte 自家控制中心,對 AERO 15 運作的情況一目了然。

螢幕擷取畫面 (25).png
▲ 圖像化功能界面,令我費解的是為何會加埋計數機落去?

螢幕擷取畫面 (27).png
▲ 「電競燈」絕對係每一個電競產品的浪漫,各種方式的亮燈風格,隨你設定。

photo6174823762646640881.jpg
▲ 你中意搞乜色都得,包括本 YK 最愛的霸王紫:紫魂燃燒吧!

螢幕擷取畫面 (28).png
▲ 機身散熱風扇設定:你可以自訂不同溫度下風扇轉速。

photo6174823762646640880.jpg
▲ 其實 Fn + Esc 係可以瞬間推高散熱風扇轉速,「Trans Am Mode」!

螢幕擷取畫面 (29).png
▲ 最後當然少不了 AERO 15 各種 Firmware 的更新狀態。


剪接師的評語
本 YK 其實都係多媒體製作人,但基於客觀性的原則,還是另外再找來一位剪接師朋友 Dickson 幫忙,試用 AERO 15 的入門版黎處理 4K 影片剪輯工作。究竟對佢來講,AERO 15 的實際使用效果如何?

佢使用 Adobe Premiere Pro CC 剪接,嘗試重新製作一條 4K 航拍為題材的影片。由於是重新製作,可以集中感受操作上的體驗。「爽!」Dickson 最難忘的是 AERO 15 觸控板的精準和流暢,而且 4K AMOLED 屏幕色準還原度甚高。本 YK 問到 Dickson 假如要購機,會否考慮配置 AERO 15? 「其實有考慮入手 Apple Macbook Pro 15 吋版,但你比我試用的呢部整體上睇落更好,我之前無想過 Gigabyte 會出咁樣的機(編按:呢個系列唔係新野黎架!)。」

Dicken 指,對比 MBP 15 吋版 AERO 15 更全面:更多種類的 I/O 接口,又有 4K 屏幕和數字鍵盤, 加上 AERO 15 內置 N 記卡,在 Premiere Pro 上表現比 A 卡更好。「最痴線係有個全速風扇快捷鍵,我 Ren 片時開左佢就放心走得,未見過有過熱的情況。」Dicken 話最重要係 AERO 15 有齊咁多野,但機身都仲係好輕,唔會好似大牛龜。


結語
本 YK 亦對 AERO 15 (2019 新版)印象甚佳,除了因為具備水準的造工和散熱設計外,台灣製造也是我其中一個考量點。 我認同我個 frd 的看法,AERO 15 係確實係一部全面的筆記本電腦。聽完佢講完後,我自己都再走去對比下部蘋果,逐個逐個項目對比。

64330048-3558-41da-99a4-96c03edc96b8.jpg
▲ 各等級型號的香港零售價一覽表。

呃,Gigabyte 賣 16999 元對比同規格的 MBP 15 又真係良心價黎。當然,普通用家如果愛打機,呢部機真心唔會令你失望。 但我反而會重點介紹 AERO 15 比流動剪片、執相片需要的大學生網友、小型 Studio 工作室的網友,適合你地多媒體作業,順便忙裡偷閒打機!

最新新聞